昨晚參加了寶貝們幼稚園舉辦的『如何陪孩子玩出專注力』講座,
邀請到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的總幹事 潘瑞鶴老師 來針對如何從玩中培養孩子的學習專注力。
會中談到現在大部份的孩子生活在都市叢林中,
跟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比起以前少了很多,
所以所受到的感官刺激也相對少很多,
再加上電視、電腦、電玩等聲光刺激,
讓小朋友漸漸變得習慣快速、不思考、沒耐心...
或許這也可算是現代小朋友的「文明病」吧!

講座內容相當豐富,但寫此文的主題並不是要談如何訓練專注力,
而是從講座中艾薇塔發現自己無意中敗了一套正好可以訓練專注力的教具 - 德國 AMIQ



兩個寶貝對這套教具很感興趣!



哥哥快滿六歲,他直接挑戰較高階的Level 5!
Level 5的圖案很細微,訓練小朋友的觀察能力與邏輯概念,
最愛恐龍的祐寶貝操作得很認真很專心喔~~



三歲的妹妹從Level 1開始玩起!
從顏色、形狀的配對開始漸進到較複雜的圖案,
辰寶貝玩得比哥哥還專心,
偶爾心情好還會邊唱歌邊操作~
一整個可愛到爆~~~

艾薇塔自己也蠻愛玩這套教具的!
從 0 ~ 99 歲都可以玩~~
邏輯能力不太好的我對於高階的題目常常會解不出題來....
要多趁小孩不在時練習練習....
要不過不久應該會被小孩笑我笨吧~~


下面是從網路上找到對AMIQ的簡介,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往下看看!
AMIQ

AMIQ全套分為六階三系列,由淺入深及主題系統式的教學內容,配合操作簡單易上手的遊戲板,引導幼兒進入好玩有趣的思考領域,在學習上一步一步奠 定良好的基礎。而遊戲本中活潑好玩的遊戲方式及逗趣可愛的畫風,也讓幼兒在學習上更增添多元趣味性,不但誘發孩子主動學習的 慾望,也激起他們大腦無限的創造力及想像力,加以發揮幼兒的5大邏輯智能。

六階三系列的學習內容中利用生活裡熟悉的事物,循序漸進地帶領孩子進入學習的殿堂。首先第一階先開啟孩童的主題概念,奠定邏輯思考的基礎。第二階則 將場景由室內延伸至戶外,結合幼兒生活中的事物,讓孩子們在熟悉的環境之中接受更豐富的思考訓練,第三階裡進階培養懂得觀其因而知其果的思考模式及良好的 日常習慣。數理方面也進入量的學習,將數字與量的概念生活化,使幼兒自然地進入加法的領域,學習上更加得心應手。在第四階中理解從平面到立體,在點、線、 面的圖形構成理解上更趨複雜,提高幼兒圖像邏輯及空間組合上思考的靈活度。到了第五階,集合的計數概念結合了點線面圖形的變化,另一方面藉由趣味故事引導 的序列教學,能更清楚理解事件之間的連結及前因後果,由此培養豐富聯想力。當幼兒在生活、數理、空間、因果、圖像邏輯,即AMIQ五大邏輯領域都有了基礎 的認知後,最後一階即加入更高階的挑戰,複雜的條件設定為孩子做更深度的思考訓練,培養多元的應用能力。經過這六階的教學編排,使幼兒在學習上能依照年齡 循序漸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以邏輯思考來打開孩子們的未來!

AMIQ培養孩子多元能力
1.增進觀察辨識的應用能力:

   在AMIQ六階三大學習系列,從基礎認知到深度思考的邏輯概念,結合生活中各種事物、動作行為、生活歷程及實際經驗等題材,讓孩童在生活中處 處都懂得做細膩的觀察及思考。

2.提升後設認知能力:
孩童在吸收新知後,能學會支配運用知識和選擇策略,就是所謂的「後設認知能力」。孩子既能了解他所學知識的性質和內容,也能了解如何進一步支配知 識,解決問題。
3.培養及奠定良好的邏輯思考基礎:
遊戲中學習是激發孩童對邏輯思考最直接的方法,結合生活中各種題材更能提高其學習興趣,AMIQ學習系列囊括五大邏輯領域,充分引導孩童能有自信 地去思考、推理、探索並解決問題。
4.藉由實際操作的啟蒙教育:

三歲以上的幼兒需要加強語言活動和大小肌肉…等肢體活動,透過操作 AMIQ 遊戲板,讓孩童經由手眼的協調增進其思考的靈活度。且人體70%的接收器都集中在眼部,換句話說,刺激孩童大腦發育的感官經驗,超過一半是來自眼睛所帶來 視覺的影響,操作遊戲板可訓練孩童敏銳地去判斷外在世界的微妙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小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